张碧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进一步重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到要重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我们表示赞同。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教育管理者,都应该充分了解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有效地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总的来说,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关注和努力。
一、构建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我们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目前教师的待遇已经略高于公务员,同时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职称评定上也倾向于一线教师。中级职称评审更多的权利都下放到了学校,由学校直接评审。我们倡导媒体和舆论减少对学校和教育问题的负面报道。广泛开展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有奖竞答,利用瓯海疾控微博、微信发布精神卫生核心知识,为有效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意识,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多渠道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线上线下预防网络。线上研发一站式自助终端“浙里心晴”“温心在线”,并通过微视频、24小时心理热线咨询(96525、12355)、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实现辖区心理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推广温州市96525心理援助热线。线下建设三级社会心理服务阵地,全区共建成心理服务站点121个。实行动态监测预警,依托瓯海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心福工坊)开展社会心态监测预警,对8大类重点群体和5类潜在风险人员进行定期排查,并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三、把好“入口”,做好“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该建议指出,要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应聘教师的人员作心理测评,不具备教师职业特点心理素质要求的人员不可聘用。这一点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倡导,但教师任职资格是省级层面的笔试和面试,我们无法参与。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也因为一系列现实问题无法准确评估教师的心理状态。我们鼓励教师在体检过程中进行心理测评,及时进行干预和预防。同时,每年我们都引进部分康宁医院、第七人民医院等专家,让心理医生在特定时间段对教师的心理进行疏导。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我们确实有必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所在。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谢建成,联系电话:88522647。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4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