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飞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多部门联动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问题,它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广泛关注,需要多部门联动一起降低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并提升治愈率。我们表示认同和感谢。
近年来,瓯海区通过制定学生心理健康体检标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标准化心理教师持续教育提升制度、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探索制定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体检标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平台
区教育局通过购买服务,与康宁医院集团签订《瓯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对全区小学高段(4-6年级)和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中学生使用“PHQ-9”+“GAD-7”+“ISI”+“UCLA-LS”+“CD-RISC”+“SES”+“FAD”七种量表来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初步筛查;小学生使用“PHQ-9”+“GAD-7”+“UCLA-LS”+“CD-RISC”+“FFAS-C”五种量表来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初步筛查)、回访和适度干预工作。测评覆盖全区中小学校,今年由刘德辉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及博士、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精神科学院领军人物、温州医科大学公共精神健康中心创始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公共精神卫生首席科学家,现亦担任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健康行为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曾任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及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及顾问)心理专业团队根据筛查数据分析,指导学校全面建立“一人一档”学生心理档案,并科学分类归档、及时精准更新干预方案。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群体(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困生等)和明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指导,按照“一般观察、重点关注、特别关注”三个等级分类管理:一般观察类(有苗头性倾向性心理问题隐患)学生,由学生家长、班主任加强关心关爱和日常情绪观察并及时预警。重点关注类(存在心理问题但症状相对轻微稳定)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加强研判、跟进,视情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疏导干预。特别关注类(有重度心理障碍)学生,由学校配合家长送至精神专业医院干预治疗,最大限度防止心理危机转化为现实危害。为进一步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家庭、学校、镇街、部门等多方力量,完善预防、辨识、管控、处置协同联动机制,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教〔2023〕3号)、《瓯海区加强“五失”人员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瓯委办发〔2023〕34号)、《关于全面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行动方案》(温瓯平安〔2023〕4号)等文件精神,制订了《温州市瓯海区“心福瓯孩”行动实施方案》。我们还对存在危机苗头的学生及时纳入省心理高危管理平台进行动态跟踪。
二、加强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标准化心理教师持续教育提升制度
我们建立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加大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力度,计划到2025年,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证率达到98%,B证及以上持证率达到25%。充分发挥区心理辅导中心作用,及时对心理出现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跟踪指导。区心理辅导中心由25位有专业理论、实操能力的专家老师组成的心理志愿者团队参与接待辅导,确保不同需求的个体都能获得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目前,中心共接待辅导个案804人次,线下成功转化个案252人,19人转介并协助辅导。与此同时,我们组建了以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温七院精神心理专家为支撑,以区心理服务专家为骨干,以心理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专业化队伍。目前,全区已有专兼职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143人,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31人。2024年5月,我们制定出台了《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工作机制的通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健部门共同推荐符合条件的心理或精神医学专业人员担任全区中小学心理副校长,主要职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筛查、建立跟岗培训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协助休学复学评估、处置心理危机事件,持续壮大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和抗挫折教育,消除患者的“病耻感”,避免“污名化”现象
区教育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台《瓯海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公安、法院、教育、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创新在法院挂牌建立“青橦堂”家庭教育会诊室,遣派妇联专家团队为问题家庭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和督促家长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提高自己对角色、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助力家长“依法带娃”。广泛开展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有奖竞答、微信朋友圈宣传,各镇街每季度在宣传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联合镇街开展线下宣传活动。拓展线上宣传渠道,利用瓯海疾控微博、微信发布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为有效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奠定了基础。瓯海区心理辅导中心通过“瓯心云谷”、“瓯心网络学堂”、“瓯心父母学堂”、“瓯心读书会”、“瓯心视频号”、“瓯心讲座”等项目,开展亲子活动、专家引领等多样化的家校共育形式,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让家长和同学们初步了解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减少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社会偏见,有利于提高学生群体对心理咨询的信任感和求助意愿,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区心理辅导中心积极发挥作用,截至今年5月,心理个案辅导惠及全区64所中小学校及8所高中;心理公益课送教158节,惠及6015名学生;成立并推进家长网络学堂,推送家育信息607条,惠及2824名家长;推送会客厅活动14场,惠及14所中小学校;累计送出父母心育课程70场,惠及16所学校;心理健康讲座10场,惠及10所学校,受益人数达2800人以上;与杭州云谷学校深度合作2期,惠及402名家长;瓯心视频号向全区中小学校累计推送16个优质视频;举办个案督导活动5次,惠及全区心理专兼职教师;协助卫健局等部门举办活动2次。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陈赛艳,联系电话:8858566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4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