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4/2024-75846
  • 文件编号:温瓯教函〔2024〕59号
  • 主题分类:人大建议
  • 发布单位:瓯海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24-07-0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对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7-18 11:23 访问次数: 来源:区教育局

吴丽君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提到了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仍存在评价体系偏重成绩,学生考试升学压力大;课后延时内容单一,影响学生兴趣和动力;心理老师短缺,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问题。建议还指出,区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当完善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引入社会资源,丰富学生课后服务资源及形式、壮大心育队伍,发挥学校专业团队力量和优势。对此我们表示认同和感谢。近年来,我们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改革小学综合评价制度,关注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区教育局出台了小学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自主研发慧学评和综合素质报告单平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过程性数据的收集和结果性评价的呈现。对小学考试制度进行了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特别是对小学低段从传统的纸笔测试到表现性评价的改革,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加强教师在评价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挖掘校内外优质资源,丰富托管内容,提升托管品质。

各学校积极挖掘校内外师资资源,充分利用“科普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社会文化资源,积极探索让学生“走出去”,就近在社区、社会场馆、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体验与实践活动,利用在瓯高校、培训机构、家长资源、退休教师、非遗工匠大师等一起参与托管服务工作,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增援课后托管师资队伍,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我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从爱乐艺术团、米开朗教育科技、瓯江棋院等知名社会机构外聘教师22人,开设了包括竹笛、古筝、非洲鼓等乐器演奏,民族舞蹈、拉丁舞等形体课程,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等体育课程,以及米塑、纸艺、儿童画等美术课程。又如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与温州大学深入合作,充分利用数百位拥有大学教师身份的学生家长,组成志愿为学校托管服务的“最强大脑”,既丰富了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内容,又提升了课后托管服务的品质。

三、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支持力度,加强学校和社区心育队伍建设。

全区中小学各班级已逐步建立由班主任牵头、学校中层干部联系,任课老师、优秀家长、党员干部和心理委员等组成的班级导师团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队伍是保障。为提高全员教师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我们在区内持续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包括24学时培训,安排老师赴杭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心理危机个案督导活动,开展学校立体心理危机筛查经验交流,心理高危学生“情绪急救、预警追踪、干预、复学评估”专题培训等。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大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力度,计划到2025年,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持证率达到98%,B证及以上持证率达到25%。我们充分发挥区心理辅导中心作用,及时对心理出现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跟踪指导,瓯海区心理辅导由25位有专业理论、实操能力的专家老师组成的心理志愿者团队参与接待辅导,确保不同需求的个体都能获得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目前,中心共接待辅导个案804人次,线下成功转化个案252人,19人转介并协助辅导。并通过购买服务组建了以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温七院精神心理专家为支撑、以区心理服务专家为骨干、以心理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专业化队伍。目前,全区已有专兼职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143人,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31人。2024年5月,出台了《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工作机制的通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健部门共同推荐符合条件的心理或精神医学专业人员担任全区中小学心理副校长。主要职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筛查、建立跟岗培训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协助休学复学评估、处置心理危机事件。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黄仁孟,联系电话:0577-8858566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4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Baidu
map